|
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委常委、常务副县长吴奇凌,任职不足半年突然辞去公职。1月6日,吴奇凌证实已经拿到免职文件,正式脱离体制。他在辞职信中引用民族英雄戚继光的诗句“封侯非我意,但愿海波平”,一表心声。
自原秭归县80后人社局副局长黄艳辞官求职,又再次辞职创业,引起热议后。近来,公务员辞职的新闻时有耳闻,而且北大毕业34岁副县长辞职务农的刘涛、辞职下海搞电商的副市长叶照辉等都还不是一般的公务员。在许多人仍奋力进入体制“围城”时,副县长、副局长、甚至副市长为何却选择跳出“围城”?
吴奇凌辞职的理由主要有两点:一是去尽孝,二是去充电。这两个理由看似轻描淡写、平淡无奇,但是仔细分析却意义非凡。
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,年轻人忙于事业,疏于对妻儿、父母的关心,像吴奇凌这样和父母不在一起居住的,很久才能探望一次,由于公务甚至父母生病都不能在身边照顾的不在少数。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”,父母与子女的感情是任何其他感情所无法替代的,再从中华传统的孝悌之义来说,常回家看看是子女应尽之责。所以吴奇凌“去尽孝”这一理由很让人感动。对于充电这一说法,笔者也赞同。在公务员队伍中,很多人忙于日常工作,无时间学习,又由于人们都有着“公务员端的是铁饭碗”这一思想,觉得没必要学习。而俗话说“活到老学到老”、学无止境,但凡有点人生追求的人都不愿意这样惶惶度日。而如今的公务员,很多都是从学校出来考进系统的,入职当初可能有着远大的抱负,但渐渐地发现所做的工作琐碎,与自己当初的设想相差甚远,感觉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,故而选择辞职充电,去实现自己最初梦想的人越来越多。
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工作的自由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据内心的真实想法去生活,无论公务员辞职的缘由如何,公务员也是一份工作,我们应该客观看待他们的辞职。虽然个别地方辞职公务员数量有所增加,但整体上公务员队伍未现明显变化,未到大规模成“潮”的程度,我们切莫去跟风效仿。同时也应完善公务员的进出、学习、考核机制,严把“入口关”,选拔优秀地人才进公务员队伍;强化学习,提升公务员整体素质,让他们干一行爱一行;严格考核,实现能进能退,留住人才。
|
|